编者按或许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或许是近在眼前视无睹,大自然慷慨馈赠给我国的约2万种原生观赏植物,却并未换来国人理所当然的感恩与应用。反倒是西方植物猎人,带着灵敏的园艺嗅觉,在我国大江南北淘宝掘金,并培育出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栽培品种,享誉全球,而作为发源地的我们远远被超越。植物学家龙雅宜教授一向关注本土花卉资源的开发,对很多优质资源自生自灭甚至濒危的现状痛心疾首,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惋惜与期盼。希望我们把“园林之母”的头衔当作背负的压力与奋发的动力,迎头赶上,引领乡土花卉奔向最美的中国梦。
乡土花卉的中国梦(上)
龙雅宜/文张金政/图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的近七八十年间,西方园艺植物学家长途跋涉到我国,展开了新一轮的搜寻,从我国带走了数以千计的珍贵观赏植物,或直接引种栽培于园林,或相继用作培育新品种的亲本材料。从菊花、月季、牡丹、芍药、山茶、银莲花、铁线莲、榆叶梅、木香到珙桐、绿绒蒿、百合、杜鹃、玉兰、报春、龙胆、兰花……从乔木、灌木、藤木到草本,从栽培品种到野生花卉,不论古老、特有与否,但凡观赏性和适应性强的都不放过。
尽管我国是多种名花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和突出的遗传多样性,整个北半球温带地区几乎任何一个知名花园都有我国乡土花卉的血脉,但这些可人儿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却被遗忘了,鲜有在国内科研、园林中应用的。我国虽有“园林之母”的美誉,却未曾充分展示出“园林之母”的风采,可叹可悲!
本文仅从宿根乡土花卉中随机择几种示例,做一简单介绍。愿它们有朝一日在祖国适宜地区的园林中大放光芒,让大自然的慷慨不再被辜负!
鸢尾类——从4个有特色的种说起
我国有鸢尾属植物约60余种20余变种与变型,自然变异更是丰富多彩。以下所举的4个种无论体量高矮、花朵大小,均能充分表现其固有特点。
长尾鸢尾(Iris rossii)在日本亦少有分布,当地称之为“谁故草”(图1)。由于环境改变,种群逐渐稀少,已呈现濒危趋势。上世纪下半叶,日本人民就对这种小小的鸢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1990年4月下旬,我应邀参加了日本北九州市关于长尾鸢尾的小型国际研讨会,探讨了物种繁衍、保护、园林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图2)。会上展示了绣有的长尾鸢尾图案的纺织工业面料与服装,精美雅致,体现出当地人民对这种植物的深厚情感与重视。我国辽宁就有长尾鸢尾分布,但这个物种却鲜有人知晓,更又何谈得到社会人士的认同关注呢?!图1 长尾鸢尾株丛图2 有关长尾鸢尾物种繁衍实践研讨的报道花菖蒲(Iris ensata)又名玉蝉花(图3~4),原产我国东北至朝鲜、日本。它在日本近百年的育种中表现卓越,是日本现代鸢尾品种群的两个重要亲本之一,在园林湿地栽培与国际盆栽应用中有显赫的地位。而在我国,除极个别植物园或有关园艺工作站点内偶有栽培外,极难见到这种色泽浓艳、深紫红色的鸢尾(图DSCO 7686花朵特写)。
图3 花菖蒲图4 长白山花菖蒲自然生境
矮紫苞鸢尾(Iris ruthenica var. nana)分布于我国东北、山西、河北、新疆、四川、云南、西藏、江苏等省区,生于山坡草地。株态矮小俊秀,花朵清丽(图5),花期早;播种、分株、栽培均极为简便,最适宜草坪、花镜镶边和石阶角隅、岩石园点缀(图6)。国外早已引种栽培、杂交育种,而国内至今仅个别园林研究单位开始关注。期盼早日作为低矮小型宿根植物,在园林中彰显其小巧别致的风采!
图5 矮紫苞鸢尾花朵特写
图6 引种栽培的矮紫苞鸢尾繁茂株丛
鸢尾(Iris tectorum)又名蓝蝴蝶,它是地地道道原产中国中部的物种,也是世界各国园林中普遍栽培的一个种。在我国更是栽培广泛,历史悠久。它适应性与耐寒性均极强,栽培管理简单,又无病虫为害。黄绿色的叶丛自春至深秋、初冬装扮着地面,初夏偌大的蓝白色花朵盛开,垂瓣上有着羽饰般的鸡冠状凸起,分外抢眼(图7)。现已在华北地区园林中普遍应用,是林缘、疏林下极好的半耐阴地被花卉(图8)。它的白色变种(var. alba)花姿更显高雅(图9),只是颇为少见,值得珍视。
图7 蓝蝴蝶花朵特写
图8 蓝蝴蝶的园林应用
图9 蓝蝴蝶的白色变种
百合类——百合科几种(类)值得利用的花卉
铃兰(Convallariamajalis)
具有长分枝的匍匐根状茎,茎端部具较肥大的地下芽,地上部有2枚粉绿色长椭圆形叶片;偏向一侧的总状花序着生有10余朵白色钟形的芳香小花;春季开放,秋季结出殷红的浆果(图10)。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林区,多生于半阴坡、排水良好的杨、桦林下,常自成群落,是世界园林中一种有名的耐阴花卉,更是冬春季节重要观花赏叶盆栽植物与有名的小切花(图11)。花朵中含香精油,主要成分有苯乙醇、苯丙醇、香茅醇、橙花醇、肉桂醇、香叶醇、棕榈醇等。铃兰精油是一种高级香精原料。可惜至今国内园林中仍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想必小小铃兰也会心怀“抑郁”吧。其实,它很值得重视的。性健壮,耐严寒,忌炎热干燥,喜半阴凉爽气候;分株或播种繁殖,管理较为方便;最适宜林缘、河岸、疏荫草坪坡地成片栽植。春季赏洁白花朵,品幽雅芳香,夏秋观叶赏果。全草及根入药,含铃兰苦甙,有强心、利尿和治疗心脏病引起的浮肿等效用,身价本应不菲。中科院北京植物园(南植)早就有小面积示范栽培,长势良好。
图10 铃兰模式图(摘自《奥拓手绘彩色植物图谱》)
图11 铃兰花朵特写
山麦冬(Liriope spicata)
原产中国和日本,在我国除东北、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外均有一定分布和栽培(图12)。在长江流域以南四季常绿,在北京地区,越冬期间叶色由亮绿变为暗绿或叶尖略黄,处于半常绿休眠状态。适应性广,播种、分株、栽培管理均极简单(图13),在我国园林中早已作为花坛、花镜、树坛镶边植材,耐寒、耐阴能力均较强,也是乔灌木林下大面积覆层种植的优良地被。多年前,山麦冬曾被商家乔装为“丹麦草”,身价大大抬高,也推动了它在北方园林中的发展。但在其真实身份被揭露后,苗价又迅猛回跌。这是园林中一个小小的崇洋媚外的典型事例,十分可笑!所幸至今在不少园林绿地中已广泛用作地被,值得欣慰。
图12 开花的山麦冬株丛图13 山麦冬果穗饱满,内部种子发育良好
萱草属
全属植物约15~18种,我国占了11种,南北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原产种自1890年后几乎都被引到欧美,19世纪末,培育新品种的潮流兴起,20世纪以来大量优质花色品种涌现。许多优良品种是用我国原始种为亲本反复杂交选育而成的。现代萱草栽培品种已达万个以上,成为百合科中品种最多的一个属。目前还在以每年成百上千个的速度增长。,原产我国的原始种有:
萱草(Hemerocallis fulva)及其重瓣变种千叶萱草(var. kwanso)花葶粗壮,高约100厘米,螺旋状聚散花序有花10余朵,单花径约12厘米,橘红色花瓣中部有深红色的条带,大大增添了花朵的浓艳度,这一特有的基因也使其成为遗传育种上宝贵的种质资源。在较优良的栽培环境中,雄蕊自然重瓣化十分明显(图14~17)。这是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能否保持这高度瓣化的品质,有待进一步探证。萱草原产我国南部,华北有少量栽培。性耐寒,耐粗放管理,分株繁殖简便,但在优良生境中可获得更佳的观赏效果。
图14 发育完全的萱草花朵,花瓣边缘未见变态雄蕊
图15 上端窄瓣可见有发育不全药囊的萱草花朵
图16 半重瓣的萱草花朵
图17 高度重瓣的萱草花朵
大苞萱草(H. middendorfii)株高约30~40厘米,花葶略倾斜,花数朵簇生于花茎顶端,花被管约有33%~66%藏于宽阔而明显的苞片内(图18),株丛低矮(图19),花色明快鲜丽,花期早,原产黑龙江、吉林、辽宁。
图18 大苞萱草花朵特写
图19 大苞萱草人工群丛
萱草属这两个种的花色均较明艳,抗逆性强;极适宜花境配置、草坪及岩石旁丛植,观赏效果不可小觑,是极好的地被花卉,更是萱草育种中极为重要的亲本。现各地园林中偶有栽培。萱草属内有些种的根部还可入药,具有解热、利尿和消肿作用。我国丰富的萱草多样性种质资源有待大力开发利用,希望能在园林中占有更多位置,并盼及早选育出更具特色的新品种系列。
百合原种
全属约有100种,我国就有约43个种,南北均有分布,并早已成为欧美各国培育新品种的重要资源。很多国外舶来品种早已成为我国园林中展示装饰的重要商品。它们的亲本至今仍默默无闻地在山野中自生自灭,更有一些种处于濒危状态,让人颇有些“取了媳妇忘了娘”的悲哀!
中国野生原产百合种绝大部分花朵均极美丽,园林中除比较普遍的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图20)、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图21)等少数几个种曾见栽培外,其他种至今在园林中还很少见,如大花卷丹(Lilium.leichtlinii var. maximowiczii,图22~23)、细叶百合(L. pumilum,图24)、湖北百合(L. henryi,图25)、药百合(L. speciosum,图26),还有垂花百合(L. cernuum,图27)、毛百合(L. dauricum,图28)、东北百合(图29)及有“百合皇子”美誉的大百合(L. giganteum var. yunnanense,图30~31)等。它们均是极美丽的观赏资源,除极少数具有较大食用价值的种用作蔬食栽培外,其他基本上仍处于默默无闻状态。如果能在我国南北不同地域适宜的园林环境中,把众多中国特色原产百合用人工繁育种球片植展示,必将是中国百合种质资源繁育保护成果的最好见证!
图20 兰州百合花序
图21 我退休15年后再次播种栽培的岷江百合群株
图22 大花卷丹特写
图23 人工模拟沼泽地栽培的大花卷丹小群落
图24 细叶百合
图25 湖北百合
图26 药百合
图27 垂花百合
图28 毛百合
图29 东北百合
图30 大百合特写
图31 大百合植株
图32 西藏杓兰
图33 杓兰群株
图34 杓兰模式图,摘自奥拓手绘
图35 大花杓兰
三、杓兰类——兰科地栽物种的“一线曙光”
说到可以地栽的兰科植物,不少人都会想到杓兰。兰科中杓兰属(Cypripedium)植物约40余种,如西藏杓兰(又名波密杓兰,C.lodlowii,图32)、杓兰(C. calceolus,图33~34)等。此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北温带至喜马拉雅地区,我国有23种,北京有3种。观赏价值最高、最为秀丽的当数大花杓兰(C. macranthum,图35),可视作山地园林兰花栽培的先驱。主要形态特征为根狀茎较粗壮而伸长,地上茎叶高约25~50厘米,具3~5片卵状椭圆形叶片;花色艳丽,花朵大,单朵花径约8厘米,唇瓣大,特化成奇特囊状,花期(5)6~7月。自然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台湾等省,北京门头沟百花山、密云坡头、怀柔喇叭沟门等地也有;常生于林间草地或林缘隐蔽山坡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海拔500~2400米。性健壮,喜通风良好、凉爽潮润环境,忌炎热干燥与排水不良。我曾在北京郊区山地海拔约600米处见有人工保育栽培已10余年的株丛,有花朵自然异花授粉现象,变异极多(图36~39),均是兰科植物中有希望在海拔400~500米以上地区发展的地栽兰科花卉,实为难能可贵的稀有资源!
图36 变异的杓兰
图37 变异的杓兰
图38 变异的杓兰
图39 变异的杓兰
杓兰属植物在欧美、日本等地早已是有名的花卉植物,国内仅有个别单位进行初步引种,保育探索,但在园林中还不曾见人工繁育种苗的观赏展示。
杓兰属植物极其珍贵,是兰科地栽物种的一线曙光,必须严肃认真对待这一属的引种工作。要严格控制下列几点:1. 坚持采用科学方法人工播种育苗或通过人工栽培而获得分株苗,切忌盲目挖掘原生资源,否则必将破坏环境、毁灭原生物种,惨遭失败!2. 选择温、湿度适宜的栽培地点,认真分析并创造它能正常生长繁育的每个环境因子,调控好生长期的光照、相对湿度、土壤质地与有机质含量等具体数据,方可试栽。3. 加速研发播种育苗各项技术,及早获取大量人工繁育的种苗,杜绝以采挖自然资源为基本手段的原始“开发研究”!4. 我国三北(华北、东北、西北)自然分布区内还有多个种,其间更不乏种间异花自然杂交的类型(图40~41),均是有一定引种繁育价值的观赏资源;北京郊区百花山、密云、怀柔等自然保护区内,均有可考虑试种展示的合适的地域环境;香山公园、北京植物园樱桃沟等地海拔高处,辅以科学的人工设施,改进提高环境质量,亦应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图40 杓兰的种间异花自然杂交类型
图41 杓兰的种间异花自然杂交类型
四、石竹类——石竹科中艳而不妖的普通成员
大花剪秋萝(Lychnis fulgens)株高50~80厘米,全株被较长柔毛,特色大花单朵花径可达5厘米。5个鲜艳的大花瓣先端有较深的凹裂,下部呈细长爪状;花期7~9月;是石竹科中花朵较大、色泽艳美的一个原始种(图42)。分布在我国东北长白山、华北、北京门头沟百花山、小龙门等地;常见生于林下、林缘灌丛中。株丛略松散外倾,适宜花境丛植或作缓坡地被。1989年在北京举办的国际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学术讨论会上,我介绍了这个艳丽的乡土花卉,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会后一位法国代表还高兴地向我索要了这个物种的彩色相片。
图42 大花剪秋萝
中、低高山草甸上自由自在散生的瞿麦(Dianthussuperbus,图43)与高山瞿麦(D. superbus var. speciosus,图44)在野生花卉中另具素净雅韵,值得人们关注。
图43 瞿麦
图44 高山瞿麦
五、毛茛类——毛茛科中的蓝色“精灵”与“灿若金钉”的金莲花
在京郊野外考察中,一些开着蓝色花朵的植物分外招人喜爱,如毛茛科的乌头与金莲花。毛茛科中的佼佼者远不止这些。
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图45~46)又名北乌头,广泛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等省,北京门头沟妙峰山和百花山,海淀金山、上房山,密云坡头、怀柔喇叭沟门等也有分布。常见于海拔400~2000米的草甸坡地。早春,越冬的宿根发出新嫩的幼叶丛(图 47),把地面装扮得异样柔媚;中科院北京植物园有引种展示栽培。春、夏抽生地上茎叶;株高80~150厘米,花萼5片,花朵结构特殊,上颚片呈盔形,雄蕊多数,花丝中部加宽;花色深蓝,花序修长窈窕,十分耀眼。但要切记一点,乌头块根有剧毒,经炮制后可入药,有祛风湿、散寒止痛之效。其剧毒性或许是在我国园林中难以栽培观赏的障碍?
图45 乌头特写
图46 赛罕坝草甸上自然分布的乌头
图47 越冬的乌头宿根春发稚嫩叶丛
大花飞燕草(Delphiniun grandflorum)别名翠雀。植株高约50~100厘米,叶片纤细雅致。花朵结构特殊,5枚花瓣状萼片中的上萼片基部延长呈距,蜜腺藏于距中,花瓣仅2枚,另2枚雄蕊退化呈花瓣状,上有黄白色髯毛,新颖别致(图48)。在国外早已是一种名贵花卉,更是飞燕草类杂交育种中蓝色花的重要种质资源。我国仅少数园林中偶见。全草有毒。
图48 大花飞燕草
无论是乌头还是飞燕草,都受到欧美广大园艺爱好者的喜爱。自然界中蓝色花卉资源稀缺,更值得花卉工作者珍惜。
金莲花(Trolliuschinensis)我国清代就有从五台山将上万株金莲花移至承德离宫栽培,建起“金莲映日”景点的记载。株高50~70厘米,花期6~7月。分布在我国东北、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等地,在800~2200米的山顶草地,亦有它的踪影。在木兰围场大草原上,也有成片的金莲花。相传当时乾隆与纪晓岚在围猎时见盛开的成片金莲花,当即赋诗赞美:塞外黄花恰似金钉钉地,京中百塔犹如银钻钻天。金莲花不仅花朵美丽(图49~50),更有清热解毒、祛瘀消肿功效。有名的“金莲花片”即以金莲花为原料制作而成,常用于治疗各种炎症。金莲花在北京植物园已栽培多年,最忌炎热,若管理不善,在盛夏酷暑潮湿、通风不良条件下,易遭受病害或死亡。香山公园曾有过展示栽培,颇有“京城金莲映日”的风韵!惜盛况难长存!
图49 金莲花特写
图50 金莲花植株
分布在东北黑龙江、吉林与辽宁的变种长瓣金莲花(var. macropetallus,图51)、宽瓣金莲花(T. asiaticus,图52)也值得一提。前者花朵上瓣化的雄蕊更耀眼。后者萼片与花瓣均长于雄蕊,花姿更丰满富丽。
图51 长瓣金莲花
图52 宽瓣金莲花
六、紫堇类——紫堇科略带肉汁的娇嫩草本
荷包牡丹(Dicentra spectabilis)原产我国,日本、西伯利亚也有;性耐寒、喜向阳、略耐半阴,好湿润;喜通风凉爽环境及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忌高温、高湿。根粗壮而脆,三出羽状复叶似牡丹,心形的红色外瓣紧紧地护被着鲜嫩的白色内瓣,由两色花朵组成的总状花序长可达50厘米余,婀娜多姿地向一侧呈弓形弯垂(图53)。自然界有全白色花朵的品种白荷包牡丹(‘Alba’,图54),尽展纯洁优雅。株态优美,花朵犹如玲珑绚丽的小荷包,花期又早,正值五一前后,最适宜庭院花镜、山石旁丛植;是我国庭院资历较老的宿根花卉,近年来却逐渐鲜见,令人遗憾。
图53 荷包牡丹
图54 白荷包牡丹
珠果紫堇(Corydalis pallida)又名黄堇,植株矮小或略外倾(图55),茎、叶肉质而脆,鲜黄色花朵一片金色,花朵结构特别(图56)。北京地区花期可早至3月下至5月上旬。分布于浙江、江苏、东北等地;多生于丘陵山地林下或沟边潮湿处;性耐寒、喜光,耐半阴;不耐高温、强光、干旱;夏季炎热地可作二年生花卉栽培。叶片细裂,叶面呈白色粉蜡状,娇柔妩媚;园林中适宜林缘花镜或草地丛植,楚楚动人。惜至今独处深山人未知!
图55 珠果紫堇散植的株丛
图56 珠果紫堇特写
图57 苣叶报春
图58 灯台报春自然群落
七、报春花类(樱草类)——国产名卉
报春花属(Primula)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传统名卉之一。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最早记载见于唐代,清《植物名实图考》更有详细论述:“……铺地生叶如小葵,一茎一叶。立春前抽细葶,发杈开小筒子五瓣粉红花。瓣圆中有小缺,无心……”全属植物约580余种,中国约有400种,分布区以云南最为集中,均具有极美丽的花朵,如苣叶报春(P. sonchifolia,图57)、灯台报春(P. beesiana,图58)、灰生岩报春(P. forrestii,图59)、雪山厚叶报春(P. Callitha,图60)等。报春花类株丛低矮,花姿艳丽多彩,花期长,又正值元旦与春节开放,是增添节日喜庆的重要时令花卉,也是露地花坛、花镜、假山、岩石园、野趣园等景点重要植材。四季如春的云南等地,最适宜普遍应用,北方地区适宜作冬、春盆花或早春露地花坛、花镜、草地镶边装饰,至今北方园林绿地中极少见。胭脂花(P. maximowiczii,图61),是我国北方报春中最美丽的一个种,北京百花山、东灵山有分布,但今日城市居民无缘见其芳容。
图59 灰石岩报春
图60 雪山厚叶报春
图61-1 胭脂花自然群落李凯摄
图61-2 胭脂花自然群落林秦文摄
100多年前中国报春花属植物就开始大量传入英国,很快成为英国人喜爱的花卉,并培育出许多新品种。我国较普遍栽培的仅是有限的几个种。我曾在二三十年前尝试将报春用作露地早春花卉。每年初冬于不加温大棚播种报春花(P. malacoides)(图62),培养露地花镜、花坛用苗,为园内展区增添一种新颖的早春花坛用花(图63)。那个年代,北京早春城市园林花坛、花镜主要用花是三色堇、金盏与雏菊,俗称“老三样”,即使有所变化,也只是在引入的少量外国品种中整体化调剂,缺乏新意。报春花原产云南、贵州。又名七重楼、小种樱草,全株被白粉,花色明快,花期早而长,栽培管理亦简易。明显的优点是开花苗株能耐受北方(早)春3~4月夜晚的寒凉与轻微霜冻。通过多年试用,曾为南植草本花卉园带来更多的春意,这在当年北京一般园林绿地中是难得一见的。然如今那小巧倩美的身影早已遁去!
图62 报春花
图63 开花繁茂的报春花播种苗
报春花属名的拉丁语原意为“早春的花神”,英语的含义为“青年的希望”,中名“报春”之意一目了然。多利用国产报春,于早春之际装点祖国的大地,难道不更能显示中国的民族花卉特色么?它们是园艺应用中最重要的资源种之一,已培育出花色变化、花朵更大的栽培品种,只望有志者多加眷顾、应用。
八、柳兰——柳叶菜科中一美丽
柳兰(Chamaenerion angusitifolium)茎高可达1米,互生的叶型如柳,颀长的顶生总状花序多自下向上开放,花色紫红至淡红色,单花径可达2厘米余,花期7~8月(图64)。花朵的美丽姿色确可达到人见人爱的程度,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那荒瘠的自然土地上,竟然能开出如此美丽的野花!它也是野火烧毁山林后最先能在撂荒地上生长的先锋植物,可见其倔强的意志与健壮的性格。柳兰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北京见于门头沟百花山、怀柔喇叭沟门、密云坡头等地。生于林间隙地、山坡或林间公路旁(图65)。性喜较凉爽、较湿润气候和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稍耐阴,忌炎热干旱。至今国内未曾见有人工栽培的展示,但欧美园林中它却早已展露风采。何日能在祖国园林中一睹柳兰开花盛况?
图64 柳兰花序特写
图65 柳兰生于林间隙地
九、唇形类——唇形科中两个极有观赏与药用价值的种类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株高约40~50厘米,根茎肉质肥厚,茎直立或斜生(图66),披针形对生叶片,顶生总状花序,花蓝紫色、紫色或紫红色(图67),花期7~8月。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河南、陕西、山东等地,北京山区常见,生于向阳山坡荒地上;性健壮,耐寒冻与干热;适应性强、栽培管理简单。根是中草药中的一味重要药材,可治上呼吸道感染及肠胃炎等症,农村有用其叶代茶者。黄芩是居民区中极佳的赏药兼用宿根植物。惜应用面狭窄。
图66 黄芩
图67 并头黄芩花枝特写
岩青兰(Dracocephalum rupestre)满被短柔毛的低矮株丛,蓝紫浓艳的花朵密集成轮伞花序,单花径可达4厘米,是夏秋季节400米海拔地区十分耀眼的山地草坡植物(图68)。常生于岩石裂缝中,故名岩青兰。全草具香气,可入药,能解热、消炎,治风湿、头痛、咳嗽、胸胀等症。鲜嫩的叶片在民间有“毛尖茶”的誉称。观赏价值明显优于黄芩,但喜较凉爽的中、低山地气候,难以适应酷暑环境。成串的蓝紫色花序在绿茸茸的低矮叶丛上自然生长,在冷硬瘠薄的岩石旁寂寞开放,株态素雅潇洒,可惜人工园林中至今未见其踪影。
图68 岩青兰自然生境株从
十、菊花类——菊科中金灿灿的魅丽野花
蹄叶橐吾(Ligularia fischeri)株高约40~80厘米,光亮的大型叶片,边缘有细锯齿,大型头状花10~20余朵,单花径约8厘米,花期7~8月(图69~70)。分布于我国北部和东北部,北京百花山(图71)、东灵山、房山、密云等区县有之;生于湿草地及灌丛边,南植本草园有栽培,作花镜、岩石园栽植点缀,观赏效果极佳。
图69 蹄叶橐吾花特写
图70 蹄叶橐吾
图71 百花山株态完美的野生西伯利亚橐吾自然生境熊佑清摄
大吴风草(Farfugium japonicum)本种(图72)与橐吾(图73)极为接近,主要区别点在前者幼叶向外卷叠,花药基部钝,瘦果无毛,而后者幼叶内卷,花药基部2裂成尾,果被密毛。分布于东部各省,喜生长于落叶阔叶林下,略耐阴,性健壮,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近年在长江流域城市中高层建筑北面、城市立交桥下片植或作落叶阔叶林下地被。株态整齐,叶片肥厚光亮,金灿灿的花朵花期长达近4个月之久。我3年前在上海、浙江等地见过,效果极佳,值得进一步发展。
图72 大吴风草
图73 橐吾
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与甘野菊(D. lavandulifolium var. seticuspe)是我国数以万计高洁俊逸、仪态万千的菊花品种的老祖宗之一。性健壮,自然分布区极广,在广袤的野生环境中,具有“顽强自理能力”的苗株可“自我塑身”,在秋季长成,丰满圆润。或垂悬蔓延,或与同季相色泽对比鲜艳的其他花草搭配成自然混合式花丛(图74~75),野趣盎然。
图74 野菊株丛
图75 野菊与大戟红色花序托叶相互映衬
菊科中另一种新颖特殊的野花——紫苞凤毛菊(Saussurea indostegia)是庞大菊科中凤毛菊属独树一帜的物种(图76)。株高30~50厘米,被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4~6,集生于茎顶,呈伞房状;暗紫色总苞片多层,被有明显的白色长柔毛,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熠熠生辉;花期8~9月。秋季在北京百花山草甸上独显风采,惜无人青睐、垂怜。
图76 紫苞凤毛菊
结束语
1.本文所列举的物种均为较耐寒的宿根草本,除杓兰外均可常规播种或分株繁殖。一些中、低山区分布的畏炎热物种,可因地制宜,在育苗、应用方面变换策略;有的可作为二年生花卉利用,在条件更合适的地域要特建种源基地,以便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种子。
2.据初步体验,这些在我国北方大陆型气候地区适应能力的强弱,大致可按下列次序排列:
(1)山麦冬、鸢尾、萱草、蹄叶橐吾等均有较强适应性。
(2)需要优良栽培小环境的,有铃兰、金莲花、大花飞燕草、乌头、大花剪秋萝、矮紫苞鸢尾、长尾鸢尾、花菖蒲、柳兰等。在引种地点选择和栽培管理上要有一定的关照,方可获取理想的效果。需在海拔略高或夏季凉爽环境栽培的岩青兰、大花杓兰等更为明显。
3.本文介绍的这些物种只是我国丰富乡土植物中的“沧海一粟”,介绍乡土植物的目的在于:
(1)希望在不同的自然园林环境中,尽可能地利用我国的乡土植物,以创造出在适当的人为作用下,更好地显示不同地域的自然风景特色。切勿盲目引入国外的与本地小环境极不协调的花卉品种,致使原具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变得不伦不类,有愧上天的恩赐。
(2)将自然环境协调的巧妙植物配置与精湛的栽培技术相结合,可以把中国原产的这些物种完美地体现在自然风景画卷中,使祖国的山河更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绚丽多彩。
(3)原始物种也不会尽善尽美,或适应性较差,或花朵大小、色泽等性状不尽人意。急需利用杂交选育,培育出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特色新品种。
园林界曾普遍认为“兰花不适宜地栽,众多亚高山名贵花儿不可能下山”。如果在园艺栽培领域中大力提倡“中国工匠”精神,为发展中国特色名卉,开展“挑战不可能”竞赛,必将大大推动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我国园艺事业的迅猛发展。
让我国特有的亚高山珍稀观赏资源在华北地区显露出新曙光,必能为我国北方山地园林增添异样光彩,从千百年来认为的“兰花仅能盆栽欣赏”的误区中解脱出来,让我国极为丰富的喜冷凉山区型名花——绿绒蒿、马先蒿、龙胆等得以在人为努力下,于较低海拔处展示,进而丰富原生地的物种资源,缓解濒危、绝灭的危险,向回归大自然迈出精彩的第一步!
愿中国园艺工作者及每位热爱祖国的公民,了解过去,懂得现在,看清将来,以时下努力倡导的“中国工匠精神”来对待祖国的一草一木,实现最美中国梦!
(全文完)